搡bbbb搡bbb搡-麻豆TV入口在线看-一个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WWW-国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-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

南鋼獲評“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企業”
發布時間:2025/5/12  發布者:   點擊次數:6372
近日,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南鋼獲評“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企業”的公示。南鋼集團、南鋼股份董事長黃一新從創新驅動、智慧管控、協同降碳、全鏈減碳、體系集成等維度,總結了南鋼以極致能效促進節能降耗,綠色低碳引領未來發展的特色做法。 南鋼是國家“第二個五年計劃”戰略布局的重點鋼企,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——蘇南特鋼材料產業集群重點企業。作為江蘇鋼鐵工業的搖籃,南鋼扎根南京67載,始終以“挺鋼鐵脊梁,鑄強國之基”為使命,致力于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型卓越企業集團。在綠色轉型發展實踐中,南鋼以打造“美麗的都市型綠色鋼廠”為目標,將綠色低碳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,構建了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體系。 南鋼作為行業第一批“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廠”培育企業,2022年開始制訂《極致能效三年行動計劃》,全流程開展工序能效診斷,深挖各個工序的節能潛力。采用國內外最先進節能技術,實施了一大批技術改造項目。2023年完成150項節能改造,2024年完成53項節能改造,促進了各工序能耗進入行業先進水平,取得了能耗指標和經濟效益雙提升。2025年4月,南鋼煉焦工序、轉爐工序、電爐工序、以及2號2550m3高爐、4號1800m3高爐、5號1800m3高爐,順利通過了“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”驗收并正式公示,標志著南鋼綠色發展取得又一新成效。 一、創新驅動,加快能效達標步伐 對照鋼鐵行業極致能效技術清單,南鋼大膽創新,采用多項國內首創和行業內率先使用的先進技術,全工序追求極致能效。 在燒結工序方面,五臺燒結機脫硝裝置采用低溫催化劑技術,煤氣消耗量從5.3萬m3/h下降到3.4萬m3/h,節約了36%。五臺燒結機環冷機改為全密封結構后,蒸汽產生量從120t/h提升到150t/h,提升了25%。在高爐工序方面,將TRT發電裝置改造后,噸鐵發電量從41kWh提升到45kWh,提高了10%。在轉爐煉鋼工序,采用爐口微正壓自動控制等技術,噸鋼轉爐煤氣回收量從140m3提高到143m3。在電爐工序方面,自主研發的高溫煙氣余熱回收技術,使余熱蒸汽回收增加10t/h。在余氣發電工序方面,在行業內率先使用“亞臨界高效發電機組”,發電效率提升30%。在行業內率先推行全流程“富氧燃燒技術”,五臺燒結機采用富氧點火后,煤氣消耗從7.26萬m3/h下降到6萬m3/h,下降17%。石灰窯采用富氧燃燒后,焦爐煤氣消耗大幅減少,產量提升10%,能耗下降20%。煉鋼廠鋼水包采用全氧烘烤,節約煤氣50%以上。軋鋼加熱爐采用富氧燃燒技術后,可顯著節約煤氣消耗。 二、智慧管控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23年上線的南鋼第三代智慧能源一體化平臺,是集工業互聯網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先進技術,打造的一套集操、管、控三位一體的數字化能源管控系統。采用 “六橫六縱”協同管控模式。其中“六橫”覆蓋了燃氣、制氧、發電、供電等六條專業條線,“六縱”包括設備、數據、分析等六項業務維度。充分利用智能化、數字化、可視化的手段,對全公司的能源生產、儲存、消耗進行全方位監視,提升能源動態調度和應急管控能力。實現能源介質精準調度、精細化管理、智能決策,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該成果已入選中鋼協《鋼鐵行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推薦目錄》。 三、協同降碳,實現區域能源互補 南鋼與周邊企業開展能源互供、協同減排。周邊企業將多余放散的壓縮空氣和氧氣向南鋼供應。南鋼將多余的氮氣和余熱蒸汽供應給周邊工業園區。南鋼每年為周邊大學、賓館提供熱水超過8萬余噸。在解決各自能源需求的同時,減少能源的浪費,實現區域協同降碳。南鋼在行業內率先建成國內最大的用戶側儲能裝置(123MWh),同時利用自發電機組、光伏發電、儲能電站和可變用電負荷,構建了“源網荷儲”一體化系統,為社會電網進行“削峰填谷”,增強了電力系統的穩定性。 四、全鏈減碳,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 南鋼積極采用領先的節能低碳技術,全工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。南鋼投資13億元,建成國際先進的“帶式焙燒球團生產線”,工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,比傳統球團降低30%。在煉鋼工序方面,不斷提高廢鋼比例,減少噸鋼二氧化碳排放量。在軋鋼工序方面,推行加熱爐智能燃燒控制,降低碳排放強度。同時積極開發綠色鋼材產品,2024年南鋼生產高強、耐磨、耐蝕、復合板等“綠色鋼材”產量超260萬噸,為全社會減少碳排放做出貢獻。在能源使用方面,不斷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,公司屋頂光伏電站裝機總容量已達55MW,年發電量5000萬kWh,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.2萬噸。自主研發改造新能源電動火車,單臺機車年減少柴油使用量46萬升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2噸。公司內部運輸采用50余臺電動重卡,努力實現清潔運輸。此外,南鋼用鋼渣生產“低碳膠凝材料”,替代水泥,與傳統水泥相比,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%。 五、體系集成,構建低碳發展藍圖 在“雙碳”時代背景下,南鋼以“爭做全球綠色鋼鐵先行者”為目標,成立低碳戰略委員會,確定“雙碳”技術路線圖,加快低碳生產工藝技術研究。與科研院校共同研發CCUS(二氧化碳捕集、利用與封存)新工藝。成功完成了利用“液體分子篩”技術來捕集高爐煤氣二氧化碳的中試,該工藝投資省、運行成本低,為行業開拓了CCUS的新路徑。同時,積極構建智慧碳管體系。南鋼導入“碳管理體系”,推動碳減排、碳資產、碳交易與碳中和等全產業鏈、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管理。2023年上線“碳排放智能管理系統”,實時統計碳排放總量、碳排放強度、碳減排數據,并進行對比分析,動態管控碳排放。2024年,公司建成了“產品全生命周期評價(LCA)平臺”及“CBAM數字化填報系統”,實現數智化碳核算全覆蓋。 全面實施鋼鐵行業極致能效工程,是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關鍵路徑。通過系統性重構能源利用體系、深挖全流程節能潛力,將會大力推動鋼鐵行業的低碳轉型。未來,南鋼將持續在低碳冶金、CCUS等前沿技術,深化與高校、研究機構協同創新,打造綠色鋼鐵生態鏈。以更高標準、更實舉措,為行業碳達峰、碳中和貢獻“南鋼智慧”與“南鋼方案”,助力中國鋼鐵工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。 來源 |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圖片 | 資料